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运行中心挂牌
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运行中心挂牌
去年底,四川作为全国唯一的省份获批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,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空域管理体制创新的一次重大突破。一年后的今天,四川省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运行中心挂牌成立,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。
那么,该中心主要提供哪些服务和保障?低空空域协同管理又有哪些新规则?来看观观的梳理。
川航建设、运营 保飞行安全、有序
为保低空飞行安全、顺畅、有序,我省按照“看得见”、“联得上”、“控得住”的基本要求,采用新技术、新手段,建设协同运行中心。
协同运行中心建设采取政府主导、企业参与的模式,由低空办统一部署,川航集团建设及运营。现中心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,系统平台进入调试、试运行阶段。中心建成标志着四川低空试点向“集中管理服务”新模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航空器驾驶员可自主飞行
我省大胆探索创新,明确了“目视自主飞行”的飞行新模式。航空器驾驶员根据协同运行中心的气象、飞行服务,自主判断飞行条件,执行飞行任务。
只需向中心备案 无需审批
在协同管理空域内的飞行活动仅需通报协同运行中心备案,无需审批。该模式扩大了通航企业与航空器驾驶员的自主性,简化了飞行流程,提高了低空空域利用率,是四川试点的重大突破,也是全国低空空域管理和通航运行模式的重大突破。
“四点三片一通道”划设空域试验田
我省确定了“四点三片一通道”的首批试点空域,这是四川试点的第一片低空空域“试验田”。
四点即驼峰通航洛带起降点、驼峰通航都江堰安龙起降点、豪芸通航崇州起降点和路正通航彭山起降点四个试验点。
三片即都江堰-崇州、洛带、彭山三个试验片。
一通道即洛带-彭山一条目视通道。
在这个“试验田”里,不仅要试点有管理的低空目视自主飞行,还要试点空域运行与管理新规则。目前低空协同管理空域运行规则、飞行计划报备流程、协同运行中心运行手册的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。
本月20日之后 实现新规下首飞
观观还了解到,根据当前试点进展情况,结合中长期天气预报,预计,本月20日之后将择日按新规首飞。我省也将重点围绕首飞,抓好目视航图制作、试点空域和运行规则发布、通信基站建设与调试、相关信号引接等工作。
咨询电话:0871-6456 4802 |手机:185 0871 0873|地址:昆明市西山区前福路284号|电子邮箱:942055399@qq.com
版权所有:云南超图地理信息有限公司|备案号:滇ICP备13000358号-1|技术支持:天人网络